2024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500强大会盛大举行
2025年1月4日,由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主办,企业网D1net、制造业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国装智库承办的“
本届大会以“数智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制造业高管及投资机构代表出席。
上午的主论坛由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500强大会秘书长周永亮博士主持,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工业与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国务院国资委原副秘书长、中国企业联合会驻会副会长李冰致辞,国资委机械工业经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徐东华和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继生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下午的分论坛分别由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挺博士、企业网D1netCEO 范脡主持。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在生产、需求、投资、出口等方面均表现出色,高端装备成果不断涌现,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水平显著提升。然而,装备制造业也面临需求不稳、行业内卷、外部环境严峻等挑战。同时,超大规模市场、产业体系全、新型制、内生动力强等优势,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装备制造业国际化机遇也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机遇。2025年,预计扩内需政策将持续发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破内卷机制体制将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海业务将迎来高速增长。
本届大会发布了《2024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报告》、《2024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500强》及《2024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100强》,这中间还包括宁德时代、中国中车、许继电气、海信家电、汇川技术、远东股份、航天电子、平高电气、舍得酒、铜牛信息、顾地科技等一批优秀制造业上司公司。
原国务院国有重点大规模的公司监事会主席、中国证监会原党委委员马忠智代表课题组,发布《2024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报告》
《2024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报告》,通过资本价值、产业价值、创新价值、社会价值和全球化五个维度对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业绩及能力进行评估。
报告显示,截止2024年6月30日,A股上市公司共计5206个(剔除ST、*ST及B股等异常样本),2024年1-6月增加了44家,其中制造业上市公司3540家(同上),占上市公司数量的68%,2024年1-6月增加了38家,占新增上市公司总数的86.36%。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制造业在上市公司中的存量占比大、权重高,还彰显了其强劲的增长动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远东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蒋锡培,亚洲光伏产业协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绪龙,许继电气总经理许涛,达闼机器人CEO黄晓庆,海信家电集团副总裁鲍一、蒙牛乳业执行总裁、上海金浦产业投资基金CEO高立新、顾地科技董事长苏孝忠、金山办公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于叶舟博士等嘉宾分别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亚洲光伏产业协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绪龙,发表演讲《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创新实践》
2025年1月5日,由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主办,企业网D1net、制造业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国装智库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500强大会暨数字CEO圆桌论坛”,组织制造业企业高管及投资机构代表等与会嘉宾,走进小米汽车工厂,开启了一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新质生产力的探秘之旅。
嘉宾们不仅参访了小米汽车展厅及技术展厅,还深入压铸、冲压及车身三大智能制造车间,近距离见证了新质生产力的蓬勃脉动。部分嘉宾还试乘小米汽车,亲身体验了其卓越的性能和智能驾驶的无限乐趣。
小米汽车工厂坐落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71.8万平方米,包括研发试验基地,新能源专属六大车间,总长2.5km的测试跑道,以及小米汽车工厂店,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体验于一体的智造园区,已荣获“2024 年北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
小米汽车工厂专为新能源领域打造了包括压铸、冲压、车身、涂装、电池和总装在内的六大车间,实现了一体化压铸后地板与CTB电池等关键器件的自主生产。同时,工厂还引入了超过 600台机器人,包括工艺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和检测机器人等,可实现大压铸、冲压、车身连接、车身装配、涂装、总装关键工艺等的100%自动化,凭借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确保了高品质产品的快速交付。
小米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拥有量产自研压铸合金材料,以及自研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两项技术的汽车厂商。
大压铸是小米汽车生产制造的第一个环节。超级大压铸技术作为现代汽车制造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通过高压将熔融的金属注入模具中,快速冷却后形成零部件。这种技术能制造出结构较为复杂、强度高、尺寸精确的零部件,对于提升汽车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一体化大压铸技术最早在特斯拉Model Y上实现量产,是汽车生产效率提升的一次制造革命。大压铸技术通过巨型大吨位压铸机,将车身以往分散的零部件,一次压铸成型。相比传统工艺,大压铸有生产效率高、零件坚固可靠等多重优势。
小米自研的9100t压铸机,凭借9100t的锁模力和高精度的控制管理系统,能够生产出更大、更复杂、更高质量的零部件,为小米汽车的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小米汽车全链路自主设计了整套大压铸流水线个工艺参数,单台压铸机重达718t,拥有9100t的一体化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每120秒即可生成一个压铸件,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巨兽。
企业网D1net了解到,在压铸环节,小米汽车自研了多项创新技术和设备集群系统,包括一体化9100t压铸集群互联系统、5分区8浇道模具浇排系统、一体化压铸集群PMC数据应用平台、一体化压铸耐久试验平台、密闭铝液自动传输定量系统、一体化压铸抗压安全测试平台和一体化压铸装配产线设计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汽车还融入了先进的AI技术,打造了视觉大模型质量判定系统、AI主动优化压射参数设定系统等,通过AI模型对压铸件进行工艺质量把控,体现了小米汽车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尤其是在AI创新方面的卓越实力。
为了打造最合适的材料,小米团队与国家级实验室合作,自研多元材料 AI 仿线次打样,最终筛选出高强度、高韧性、高流动性、低碳环保的“小米泰坦合金”,小米汽车也是国内唯一拥有量产自研合金材料的汽车厂商。同时,小米汽车还拥有自研结构设计,包括72合1一体化压铸后地板和创新的三段式防撞设计。通过增加可拆卸溃缩区,使得车辆在中低速碰撞时溃缩区先受损,在追尾等事故发生时可降低用户的维修成本。
冲压线是汽车制造中用来制造金属板件的重要生产线,也是整个小米汽车工厂中最忙碌的车间。小米汽车工厂中的冲压线使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精密的模具,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车身、底盘等大型覆盖件的冲压任务。
小米汽车工厂配备了行业顶级的6900t冲压线道冷冲压工序即可迅速成型,高效产出汽车制造所需的各类冲压零件。完成冲压后,这些零件随流水线进入人工初检环节,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每一件产品做严格细致的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规定标准。随后,零件还会接受蓝光检测点的抽检,这一环节采用360度全方位检测技术,检测点数量高达12000多个,进一步保障零件的品质。
据悉,6900t五序冲压线秒就能下线点式拉伸垫配合超高精度模具,使得冲压受力均匀、模具贴合度更高,造就了Xiaomi SU7经典的175°涟漪曲面。
小米汽车SU7车身采用了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设计,高强度钢和铝合金的占比高达90.1%,车身最高强度达2000MPa,整车扭转刚度高达51000N·m/deg,不仅提升了安全性,也提升了操控性,确保了车身在各种冲击下都能保持稳定的结构。
在车身焊装车间,车身被悬吊送到工位后,由多台机器人协同工作,对车身进行点焊、自冲铆接、热熔自攻丝、涂胶等操作,打造超高强度车身。小米汽车定制开发了100%外覆盖件自动装配系统,与车身骨架装配精度高达±0.5mm。车身车间内有400多台机器人,配合400多个高精度的摄像头、AMR物流机器人、视觉上件机器人等,实现了中大件自动物流上件、连接、装调完全自动化,能轻松实现黑灯生产,综合自动化率高达91%,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车身焊装车间之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车门从运输到安装的全程无人化操作,不仅得益于视觉技术的强大支撑,物流自动化能力的提升同样功不可没。在车身车间内,部署了多达181个AMR视觉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与传统物流AGV小车相比,最大的革新之处在于它们采用了AI算法进行导航运输,彻底摆脱了电磁感应式引导线的束缚。AMR视觉机器人能根据排产计划,自主地将装满物料的货架精准送达指定工位。相较于依赖地面导线的传统自动化物流系统,AMR视觉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更高,大幅度的提高了车身生产线的物料配给效率。
为控制产品质量,小米汽车工厂大规模投入了先进的高精度自动化检测设备,对6大类工序的生产的全部过程进行实时在线检测。其中,整车外观实现了100%全自动化紫外光检测,而一体压铸后地板则通过激光雷达进行在线检测,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达到高标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基于AI大模型自主研发了“X-Eye”检测系统,该系统准确率高达99.9%,检测效率相比人工提升了数十倍,为小米汽车的制造品质提供了坚实保障。
至此,走进小米汽车工厂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中,参会的制造业同仁们不仅进一步探索了小米汽车在技术创新和生产流程方面的杰出能力,还亲眼见证了AI视觉技术、大模型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落地应用,以及它们所展现出的广阔前景与无限发展潜力。通过现场的交流互动,参访嘉宾们与小米团队进行了近距离的沟通,彻底打破了他们对传统工厂的印象。一行人都表示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机械工业经管研究院是经中央编制办公室批准,国资委举办的中央事业单位,是国家装备制造制造业智库,是国务院国资委央企智库联盟发起单位之一、国务院国资委企业社会价值实验室理事长单位、长期支撑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政策研究及日常工作,连续九年出版国家装备制造业蓝皮书。
企业网D1Net是国内精准政企媒体,面向IT行业高端甲方人群(CIO首席信息官)——政企CIO、IT主管,提供资讯、营销、活动、项目合作推介等服务。企业网D1Net也运营着国内最大的CIO(首席信息官)社群和智力输出社交平台-信众智,提供产品点评、咨询、培训、猎头、需求对接等服务,是国内最大的CIO社交平台。此外,企业网D1Net和近六十家央企信息部门主管联合成立了中国企业数字化联盟,主要面向各地大规模的公司,提供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技术、政策、战略、战术方面的帮助和支撑。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